2022年8月14日,纪念全国抗战爆发85 周年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年会在哈尔滨市顺利召开。年会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省历史学会承办。本次年会以“纪念全国抗战爆发85 周年”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苏州城市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河北学刊》编辑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40名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围绕抗战史研究、抗日根据地建设、日军“慰安妇”问题、日伪影像宣传、全国抗战意义等多个专题进行深入研讨。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主持,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喜田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研究员、黑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李淑娟教授致欢迎辞。
张喜田教授在致辞中对参加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以及获得的荣誉。认为年会的召开,对深入探讨抗战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并鼓励历史文化学院的学术团队在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会上王建朗会长作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年度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学会在过去一年中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抗战史学术研讨会举办、稳步推进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筹划抗战史话出版、继续办好《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等方面的诸多工作。
学术讨论会分为两场,在第一场汪朝光研究员主要分析了抗战史研究的国际观问题,指出除以中国为视角外,还应从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外多角度来观察研究抗日战争问题。苏智良教授以“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为题,全面介绍针对湖南“慰安妇”调查的新突破、“慰安妇”问题的研究与传播、“慰安妇”新史料的挖掘,以及项目成果《国家犯罪:日军性奴隶——“慰安妇”问题研究》一书的详细情况。
在学术讨论会的第二场,戴建兵教授主要介绍了河北抗日根据地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如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抗日根据地核心区政权建设、民众动员、军事斗争、经济政策、宣传教育、百姓生活、妇女问题等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李淑娟教授重点探讨了“中日亲善”幌子下的日伪影像宣传问题,详尽描述了“满铁附属地”影像资料鼓吹的所谓“中日亲善”“王道乐土”“民族协和”“王道政治”等思想,最后指出日伪影像宣传的严重危害。
在自由讨论阶段,专家学者针对全国抗战爆发的伟大意义掀起热烈讨论,并对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今后工作提出建议。年会闭幕式由高士华秘书长介绍2023 年学会工作安排,王建朗会长致闭幕辞。
1991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宣告成立。同年,《抗日战争研究》正式创刊。专业学会的成立和专业刊物的面世,标志着抗日战争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1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而且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近代史研究的一门“显学”。
当前正值万众结同心、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的重要历史节点,在这一时刻回顾和总结以往研究的成绩和不足,探讨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特殊意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年会的顺利召开,对抗日战争研究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巩固和提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做出新的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在前辈创下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研究前景与成果未来可期。